過去曾在好幾間百貨公司美食街看過朱記的招牌,印象中也吃過幾次,但這可是我第一次造訪朱記的總店呢~沒想到這麼的古色古香!而且很神奇地,坐在店裡頭吃的味道好像硬是比美食街提供的餐點專業,哈哈~不知道是心理因素還是真的師傅現做有差。。。位在仁愛路三段的這間總店生意很好喔!平日中午也幾乎客滿,看來頗受住附近的婆婆媽媽、大叔大伯喜愛。
這天雖然我們只五個人用餐,卻叫了滿滿一大桌~嘿嘿!麵食點心就是有這個缺點,讓人看著菜單什麼都想試試,結果一不小心就劃了太多。
餐點上桌前,可至櫃檯旁自取小菜。第一樣腐皮豆芽捲,是許多麵食館都有提供的小菜,用川燙的豆皮捲豆芽菜,在炎熱的夏天吃起來很清爽。
夏日必點小菜2-小黃瓜!
小菜3-大溪滷豆乾,滷得鹹度不是非常透,但加了大蒜的辛辣感頗重。
常來用餐的阿姨說,這碗菜肉餛飩湯是他們必點的招牌,看起來好像桃源街趙記的大餛飩唷!不過個頭比趙記小一號。
內餡除了青江菜和肉末,還多了冬粉和碎蛋,整體味道蠻清爽的,不過個人還是比較習慣吃了多年的趙記囉。
牛肉餡餅(沒有拍到剖面)。
阿姨推薦的韭菜餡餅,外觀和剛剛的牛肉餡餅一樣,裡頭則是滿滿的韭菜盒配料,餅皮薄中帶點煎過的微「恰」(台語:焦)口感,愛吃韭菜的人應該會喜歡。
蝦仁炒飯,功力不輸鼎X豐喔!雖然蝦仁的泥腸沒有處理得很乾淨,稍稍地有礙觀瞻,不過米粒炒得油香十足,讓人忍不住一碗再添一碗。
炸醬麵比起前一盤大獲好評的炒飯略為遜色,雖然粗版的家常麵條口感咬勁都不錯,但炸醬調料的味道較平淡,而且吃多了也比較膩。
鍋貼一份六顆,size蠻大的喔!手擀的麵皮較厚、較有香氣,吃下肚也很有飽足感。
鮮肉搭配韭黃的鍋貼內餡,邊咬會邊滴油汁呢!
蔥油餅一份,餅皮的戲份比提味的蔥重的多,是屬於多層次、酥脆、接近抓餅的麵食館版本,趁熱吃很過癮。
花素蒸餃(吃到這裡,肚子已經開始吶喊這是五人份的中餐嗎。。。?)
幸好最後上桌的蒸餃口味也最清淡,薄薄半透明的蒸餃皮搭配清爽的花素餡料,沾點醋提味相當順口。
個人覺得朱記總店的餐點表現都有一定品質,但不建議大老遠專程前來朝聖啦!假如剛好在附近和親朋好友有用簡餐需求的話,倒是個可以考慮的地點囉!
-
朱記餡餅粥。總店
臺北市仁愛路三段106號
02-2702-9411